师生随笔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师生随笔 > 正文

刘金花:浅谈起始年级的班级管理

作者编辑:admin 点击次数:1640次

浅谈起始年级的班级管理

刘金花
我认为一位教师,如果不能干好班主任工作就不算是一位真正优秀的教师。学校对起始年级班级的重视程度应不亚于毕业班,如果起始年级没有带好,会留下不少的后遗症,贻害学校的就不只一年,而是几年,会破坏班风、校风的建设,给学校的德育工作带来很大的困扰。因此,我觉得抓好起始年级的班级管理工作应该放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地位。我就如何抓好起始年级的班级管理工作谈谈我的一点体会。
(一)从哲学角度说,学生主要进行的活动有两大类:处理社会关系和完善人自身。班主任要从学生健康成长的角度帮助学生处理好这两类关系。
处理社会关系:师生关系、同学关系、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与父母家人的关系。
完善人自身(主要是全面提高人自身的素质):德育、智育、体育。
1、帮助学生处理好师生关系。师生关系处不好,就不会有愉快的高中生活,更谈不上考大学了。父母和老师的目标一致,老师比父母要更理智。所以要教育学生服从和尊重老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虽不说象军营一样严格要求,整齐划一,但规矩一定要立。课上遵守课堂纪律不能顶撞老师,要学会服从,即使老师说错了,课下单独找老师解释。上课要配合老师积极思考。课下要互相关心。并提出不尊重老师的处罚措施。
另外,不仅要教育学生服从本班班主任和科任老师的管理,还要教育学生服从其他班的班主任和老师的管理。因为,一个年级就是一个整体,整个年级团结一致,全组才能形成合力。
2、帮助学生处理好同学关系。大家聚在一起是缘分,要和睦相处,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不能把黑社会的一套带到学校,拉帮结派,打架斗殴。
3、帮助学生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个人离不开集体,个人要为集体做贡献,要学会与他人合作,多为集体着想。缺乏集体意识的人不利于在社会上更好的生存。教育学生懂得培养集体主义精神的重要性。
4、帮助学生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与父母家人的关系。
以上这些包括日常行为规范利于培养学生良好品德。
5、培养学生品德、智育,不断提高学生成绩。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激发学习的动力。学生刚进来,优秀的班主任一定会找住这个机会对其进行理想教育,不会等到他们毕业时再说。因为只有让学生明确了自己的奋斗目标,他才会把它变成学习、生活的动力。利用班会时间谈谈学生现状,找出差距,明确努力的方向,帮住他们分析考上大学需要哪些条件、做哪些努力。帮他们分析初高中学习方法的不同。组织他们学习科学的学习方法,让他们明白只要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努力学习,尽管现在有差距,但是愿望是可以实现的,这样他们就有了学习的动力,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也培养了他们的自信心。 
6、帮助学生处理好体育锻炼与学习的关系。教育学生上好体育课、课间操,积极参加运动会等各项活动。对男生和女生分别指出他们容易出现的现象并提出要求。
以上这些是班主任要帮助学生处理好的几个关系,用什么样的方式教育更有效哪?我认为(1)校纪班规。把以上几个方面制度化。立好规矩,开头好 ,很重要。
俗语说得好:“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新起始年级的班级,学生来自不同的学校,各个学校的规章制度,管理的松严也不同,这时你就必须有你新的规章制度出台来统一规范其学习、生活习惯。
首先,进行校纪校规的教育。每人发一张校纪校规,班主任组织学习,使学生有章可循,形成约束力。
然后在充分了解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广泛听取班干部、学生、科任老师的意见,然后委任班干部针对自己所管的方面制订一些措施出来。然后逐条让全班同学讨论,老师补充成文,制订出班规,可行性和操作性较强,管理才能到位,而才能真正做到行之有令,有令必行,有令必止,严格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让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规范自己的言行,养成良好的习惯。丑话先说到前边如课前准备、上课、下课。我经常为这些小事让学生反复练习,做到规范为止,然后形成习惯。作业必须按时、独立完成,当天的事必须当天处理完,反复强调、训练以至形成一种良好的习惯。
(2)是注意“感情投资”。起始年级的学生对学校、老师、同学都感到很陌生,对一切都充满新鲜感,对学校、对老师也很好奇,他们第一个想知道就是自己的班主任是谁,她(他)是一个怎样的老师,而且这时他们会留心观察班主任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每一种表情,会细心倾听班主任的每一句话。我认为这时是感情投资的最佳时机,要给学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3)新接一个班,班主任老师要做到“脚勤,嘴勤,眼勤”。尤其是第一个月一定要盯紧。脚勤就是要经常走到班级同学中去,到学生的家里去,多与学生接触,了解学生培养感情。在开始习惯还未养成时,要多跟班进行督促检查;“眼勤”,要经常去观察同学们的情况,以便及时掌握第一手材料。“嘴还要勤”,就要多找学生谈心,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多与家长沟通,掌握学生在家的情况,知道他们的家庭背景,这样你对学生的教育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万事开头难,一个班的管理如果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那就是说你这位班主任在管理这个班级时已成功了一半,许多优秀的班主任都很重视这一点,学生的良好习惯一旦养成,当班主任就省心了。
(4)选好班干部,培养同学们的主人翁意识。一般的老师在刚接一个班时选拔班干部都是老师指定,也可以先组织一系列的活动,如演讲会、文体比赛、各种劳动等,从中发现,挖掘有头脑、有能力、有口才、有吃苦精神、有自信心、有主人翁意识的人才,然后,让他们自己选择班干部的职位进行竞选,最后,通过民主评议,推选出班委成员。这样选出来的班干部有工作热情,责任心强,有强烈的竞争意识,有工作的魄力。班委会成立之后,尽快使他们熟悉自己的岗位,明确自己的职责,每周末,我要求每位干部在班里总结自己的工作,找出存在的问题,对下一周的工作制订出计划。最后,我进行讲评。在讲评中,我侧重表扬,突出教育,重点是给予指导,培养班干部不断成熟。这样,班干部的工作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心。下一周班会上总结上一周的情况。多开展些主题班会,由班干部主持,学生参与讨论。
(二)班主任的角色定位(班主任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1、学校工作的推进者。班主任要站在学校总体工作的角度去开展工作,管理好学生,完成学校的各项任务。
2、学生的管理者。管理好班上的日常事务,如:出勤、卫生、纪律、学习等主要是做好帮助学生处理好那两类关系的工作,使学生健康成长,提高高考成绩。
以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这虽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却能达到一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古人云:“以今率人,人若身先”,“身正”,对班主任来说尤为重要。班主任要为人师表,言行一致,以高尚的道德,良好的个性教育学生,做到“以德感人,以德服人,以德育人”,我要求学生做到的,我会首先做到,如我要求学生不迟到,我就会学生到校之前到;我要求学生按时交作业,我就一定会按时批改完作业。做不到的事就不说,说到就一定要做到。老师的这种示范表率作用在学生的身上会转化为一种巨大的教育动力,这样班主任就能在他的学生中享有崇高的威信。
3、学生和科任老师关系的协调者。师生间关系的沟通需要班主任。当二者出现矛盾时,一定要站在公正的立场去做学生工作,否则,以后的工作将无法开展。班主任要把科任老师团结起来,形成合力,共同管理学生。再厉害的班主任,如果没有科任老师的支持配合,也不会有太好的效果。
4、学生与家长关系的协调者。高中阶段,学生容易出现逆反心理,学生与家长间出现了矛盾,班主任要做好双方工作,学生心情舒畅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如果是学生犯了错误,需要请家长,班主任要提前想好怎样与家长谈,才能见效,最好先与家长沟通,先做好家长的工作,争取家长的支持理解,班主任与家长一起做学生的工作就好做了。如果家长与学生站在一起与老师对着干就麻烦了。


总之,不同的班主任有不同的优势:有的讲课好,幽默风趣,活泼生动吸引人;有的和学生有共同语言、交朋友,拉近与学生的关系;有的对学生付出很多感情,以情动人;有的善于讲理,以理服人;有的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吸引人。我们都有自己的优势,可以扬长避短,兼收并蓄,发挥团队精神,集体作战,优势互补,效果会更好。
栏目导航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