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随笔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师生随笔 > 正文

杜建章:读《做最好的自己》有感

作者编辑:admin 点击次数:1868次

读《做最好的自己》有感

杜建章
最近,静下心来,读了李开复先生的《与未来同行》、《世界因你而不同》、《做最好的自己》系列励志丛书,尤其喜爱《做最好的自己》这本书。它不同于其他励志类书籍强调式的反复说教,而是多以作者的亲身经历进行现身说法。更令人称奇的是他对当代青年人的思想心理竟如此了解,不愧“大学教父”之雅称,加之坦诚有力的语言、清晰辩证的逻辑、真诚中肯的意见,读他的文章如同与一位智者名师促膝长谈。
书中李开复博士结合了自己人生的经历和事业成功的经验,运用了很多例子来阐述 “成功同心圆”理念,为中国的青少年指明了成功的方向。这本书阐述了真正的成功人士并不是仅仅靠知识、创意等外在素质赢得成功,而在于他们具备了某些最根本的、最有价值的素质或品格,他们获得成功的内因几乎都可以用“成功同心圆”来解释。成功同心圆的核心是拥有正确的价值观,最重要的人生态度包括积极、同情心、自信、自省、勇气、胸怀,最基本的行为方式包括追寻理想、发现兴趣、有效执行、努力学习、人际交流、合作沟通等。        
读完此书,我感受最深的是“做最好的自己”要有很好的人生态度:态度决定一切,决定着你的想法,你的行动,你的感受,从而也就决定着你的人生。
著名心理学家维克托弗兰克历经纳粹集中营里残酷至极的黑暗岁月后猛然警醒:“在任何极端的环境里,人们总拥有一种最后的自由,那就是选择自己的态度的自由。”这是一个经过炼狱之人的彻悟。他本人更是一个积极主动、用不想困难低头的典型。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工作轨迹,有的人成为单位的中流砥柱,实现了自己的价值;有的人一直碌碌无为;有的人牢骚满腹,总以为与众不同,而到头来仍一无所获┉┉众所周知,除了少数天才,大多数人的禀赋相差无几。那么,是什么在造就我们,决定我们呢?我想是“态度”!
态度决定行动,无论在什么样的工作岗位上,一个能以“做最好的自己”心态工作的员工,必定是一个积极向上,充满激情员工,是一个执行力强、永不满足的员工,也必定是一个成绩显著、追求卓越的员工。
在实际生活当中,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抱怨:“工作很累,钱挣得很少”,“做同样的工作,为什么他挣的钱比我多呢?”,“领导为什么只重视他,委以他重任呢?”诚然,这样的情况实际中确实存在。带着情绪工作,肯定不会有出色的表现。大家试着想想,如果在你的左手边站着一个态度积极向上、凡事都抱着必胜信心的员工,右手边站着一个灰心丧气、抱怨消极的员工,领导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呢?工作是需要热情和行动的,工作是需要努力和勤奋的,工作需要有一种积极主动、自动自发的精神,工作中的乐趣更是需要我们大家用心去体会的。把工作当作是一种享受,它是我们能力的释放,是学习的乐园,只有通过工作,才能够不断地充实自我,不断地完善自我。著名作家毕淑敏曾经写过“我很重要”,我们人生的打拼,又何尝不是为了证明“我很重要”呢?只有这种态度,才能为点燃工作激情打下基础。鲁迅先生说过:“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只要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能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困难,不为困难所吓倒,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使自己成为一名生活和工作中能干的勇士!
由此,又想到了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李老师老师反复强调,这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自觉的追求更好的境界。做为一名老师,我们更应该像李开复博士和李镇西老师所说的一样,用快乐、阳光、积极的心态,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诱惑,潜下心来,踏踏实实上好每一堂课,仔仔细细批改每一本作业,认认真真对待每一次谈心,开开心心组织每一次活动。
“做最好的自己!”是一种平和的心态,也是一种激情的行动;是对某种欲望的放弃,也是对某种理想的追求;是平凡的细节,也是辉煌的人生;是‘竹杖芒鞋轻胜马’的闲适从容,也是‘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荡气回肠。


“成功就是做最好的你自己。”
栏目导航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