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听其他老师的谈论我选择了《给教师的建议》一书,在读到给教师的第一条建议的时候我已经被它深深的吸引。
《给教师的建议》一书是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写的教育名著,它从教育的实际出发,在考察了一系列教育现象、总结了科学的教育规律的同时,为教师的实际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很好的参考建议。读到书中的描述,仿佛那就是在帮助自己解决身边的问题,书中的每一条建议都能引起我的思考和深深的感触。
例如: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有这样一条: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
学习上的成就这个概念本身就是一种相对的东西:对一个学生来说,“五分”是成就的标志,而对另一个学生来说,“三分”就是了不起的成就。教师要善于确定:每一个学生在此刻能够做到什么程度,如何使他的智力才能得到进一步发展。 我从中体会到:每个学生都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不仅表现在性格上,也表现在学习、能力、情感等各个方面,所以,不管是学习还是各种实践活动,我们都应以不同的标准要求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在其原有水平上的进步和提高,而不是强迫所有学生都达到统一的标准。
在促进孩子发展的过程中,要特别关注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特别是在某个方面落后的孩子,在任务的布置上要有层次性,让他们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尝到成功的喜悦,进步的喜悦才是孩子们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
再如:书中还有这样一条: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确实,做教师的都知道,每天必须做的几件事:备课、上课、改作业、课外辅导,现在还要抽出时间来读书搞科研。那么怎样进行呢?这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是啊!我们应当在自己所教的那门学科里,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只不过是入门的常识,在科学知识的大海里,我们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之一粟。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怎样使这些小溪永远保持活力,有潺潺不断的流水,这是我们安排时间时应该首先考虑清楚的!
所以我想给自己,也给我的同行朋友们说一句:读书吧,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