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研以善教,引领以致远。在教育改革的热潮中,教育科研被视为推动教育发展的核心动力,教科研赋能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赋能学校办学质量的提高。在逐步推进五育并举,落实“双减”政策的过程中,保定七中的教师们坚守初心、砥砺深耕、钻坚仰高,不断书写教学教研的新篇章。为有效发挥教科研工作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教学实践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指导青年教师做好课题研究工作,保定七中于12月17日下午召开2024年保定市与竞秀区规划课题结题鉴定、分享会。
会议由保定市第七中学课程发展中心副主任于喜玲主持,出席结题鉴定会的有两位市级课题主持人:保定市第七中学于喜玲老师、保定市第二十六中学生物组卢颖老师,两位区级课题主持人:保定市七中学初中化学组刘祎宁老师、保定第二十六中学信息技术组李文静老师,以及作为评审专家的竞秀区教师发展中心物理教研员刘亚丽老师、保定市第七中学副校长张明、保定市第七中学校长助理孙新凤、乐凯中学何琳老师等。在于喜玲主任介绍了整个会议的流程后,四位课题主持人从课题的研究意义、研究依据、研究目标、主要内容、过程与方法及其研究成果等方面依次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汇报。
保定市第七中学于喜玲老师结题汇报
课题名称:《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作业创新设计的研究》
本课题从双减政策入手,以提升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为落足点,依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不同教学板块,探索大单元教学设计的策略和方法,探索如何将提升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落实在作业设计中,开发创新作业的形式、内容、布置方式以及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借助信息化手段,探索利用信息技术深化作业设计与实施的路径,分类对比研究:创新作业设计的实施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影响。形成一套可应用、可复制的作业资源,最终实现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使物理教学回归生活,最终达到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建构要求。
保定市第二十六中学卢颖老师结题汇报
课题名称:《基于项目化学习的初中生物跨学科作业设计的策略研究》
课题通过创设真实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做中学、做中创、做中思”,在整合多学科知识、思维与技能的基础上实现问题的创造性解决。学生在真实情景的项目探究中,学习和认知现实生活中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在科学实践中实现了知识的应用,发展了问题解决的能力,深化了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充分体现出对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作用。在课题研究中教师的课堂变得开放充实,学生的学习态度变得主动热情,多样化的特色作业,创设了学生和家长沟通的契机,创新了家校共育平台。课题提炼的作业设计策略和典型案例为跨学科作业设计研究提供了可借鉴的依据。
保定市第七中学刘祎宁老师结题汇报
课题名称:《虚拟实验辅助实验教学提高课堂效率的策略研究》
该课题在研究过程中,结合教学实际将虚拟实验应用于初中化学课堂,教师根据不同的学情、教学计划、教学目标等教学实际情况,将虚拟实验真正的应用在课堂上。分析虚拟实验在教学中产生的效果,对课堂效率的影响,其自身存在的弊端等,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关建议。初中化学教学中引入虚拟实验辅助教学,不仅提高了实验教学的安全性和效率,还促进了学生知识掌握,技能提升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未来应进一步探索虚拟实验与传统实验的深度融合,构建更加高效、安全、个性化的化学实验教学体系。
保定市第二十六中学李文静老师结题汇报
课题名称:《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信息科技学科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研究》
本课题以核心素养为锚点,探究多形式的初中信息科技教学活动,对于丰富教学模式,提升学生专业素养,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基于核心素养,努力培养学生学习和掌握信息技术的深层能力,设计出具有趣味性,层次性,实践性,综合性,开放性,多样性的课堂教学活动,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体验到课堂的乐趣,更好地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有助于推动课堂模式更新,教学效率提升,为信息科技课程改革提供案例支撑,并为教师日后通过教学活动设计来达到核心素养的落实进行了有益的摸索与尝试,起到了一定成效,得到了师生认可。
评委们细致地审阅了四项课题研究的过程性材料及成果汇编,在听取了课题汇报人详尽的汇报后,对大家的课题研究情况进行了悉心的指导和评议,肯定了老师们的课题研究价值以及研究成果,并结合课题资料和结题报告,对进一步完善课题给出了中肯的点评,提出了可行性建议。评委组点评精炼到位,各位老师收获颇丰。
“乘”科研之风,“研”途花开;“汇”专家之智,“育”见美好。时光不负耕耘者,经过研究与探索、努力与实践,今朝终撷硕果。课题虽结,研究不止。本次的结题会既是对课题研究历程及时的回顾与总结,同时也是促进课题组老师专业成长的机会。我们将以终为始,且行且思考,且行且进步,把研究成果广泛运用到课堂实践中,提升课题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把科研兴校、科研强校落到实处,让课题研究走的更深、更远。我们相信,我们期待,教研之路,愈行愈远,芬芳满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