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保定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冯洪所长在保定七中做了《新时代背景下新教学、新课程、 新高考》主题培训讲座。
保定七中吕金起校长,王振山书记等各位校级领导、中层干部及所有高中教师参加了此次培训。培训由吕校长亲自主持。
在讲座中,冯洪所长重点解决了三个问题。
一、新课标、原课标、原教材背景下如何组织高三复习教学——如何备考。
一轮复习:构建框架、梳理脉络、条分缕析、夯实双基。
二轮复习:编织网络、正本清源、巩固完善、扩宽加深。
三轮复习:查漏补缺、综合练习、形成能力、熟悉类型。
二、2020年起考试中心不再发布新的《考纲》,高考如何命题,学科复习如何应对。
冯所长提到原来复习备考工作的“三本四参”(三本:课程标准、教材、考纲。四参:考纲说明、高考试题分析、3-5年高考真题、自组模拟试题。)发展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三本三参”(三本:课程标准、教材、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三参:中国高考体系评价说明、高考真题、自组模拟题)。
高三复习一定要紧扣“三本、三参”,因为新高考试题将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命制,教学中教什么,高考就考什么。考题不过是换了场景,考的是同一个故事。试题和答案的“源泉”“语群”都在教科书、考纲、考纲说明里。
三、新课程、新课标、新教材背景下的教学如何设计、如何组织(含复习备考)。
冯洪所长重点提到在教学和复习中,要加强教师的备课和设计。在教学设计中,教师要结合学生认知能力分析知识素养,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是教学设计的起点)把本单元的认知目标分解成阶梯认知目标,通过梯度的教学设计消除学生学习的障碍。注意问题的引领,没有问题的课堂是死课堂。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深度思维,延伸学生的深度学习。增强课堂教学、复习教学、考试试题灵活性、开放性,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真正实现教考评一致。
教学复习的每个过程都关乎“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引导教学”。教师要加强课标研究、教材研究和学生研究而不是“刷题”、“耍片子”。教师要敢于下题海,救学生出苦海。学生素养(含答题素养)来自于教学、来自于深度学习,来自于复习教学的提炼升华。复习的功能是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强化“智力结构”,搭建“智力脚手架”。教学(复习)应该倡导“意义学习”,而不是“背过”。冯洪所长结合政治、语文、数学学科给我们详细讲解了新高考下复习备考的具体策略。特别强调课堂教学在前,复习考试在后。一定是先教、先学(先复习)后考试。
冯洪所长提到,教学的重点领域是课程改革,教学的核心环节是课堂教学。而在课改浪潮中,七中已然走在了先列。如果我们能够更加优化课程,聚焦课堂改革,七中定会有新的发展。
吕校长讲到考得好才能证明教的好。目前“七度智慧好课堂”正在进行建模、探索阶段,我们正在打造属于我们七中的特有模式。
让每一个老师在成长的过程中,既是教者,又是学者。教师和学生成为师生学习的共同体。教材又是学材,课堂又是学堂。学校要成为师生学习的乐园。
冯洪所长的讲座高屋建瓴,三个小时里,冯所长既从理论的高度审视教学实践,又结合具体的案例和教学素材来分析教学备考的策略和实施方法,展现了丰厚的教学素养底蕴。“秉纲而目自张,执本而末自从”。冯洪所长的讲座抓住了教学的总绳,对于指导我们一线教学实践、深耕课堂具有重大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