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节访谈录(一)
编者语:
以大展示、大观摩、大探讨、大反思,实现大促进、大提升、大发展 为目标的第二届教学节已接近尾声,我们与此次活动的教师们进行了深入交流,感觉颇深。现将大家的一部分体会感受摘录如下:
陈锐副校长:与上届教学节相比,此次活动有了实质性变化,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教学节。来我校听课教师范围很广,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就高三数学这一科目来说,来授课的外校教师站位高,能够站在整个知识系统上来复习,对我们的高三复习是个启迪。
屈峥嵘副校长:初中部主要围绕培训团结协作能力来进行。主要开展了三项活动:一是扩展训练,二是教案交流展览,三是家长开放日。此次活动我们更注重活动的实效,以及对教学的拉动作用,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在学校发展进程中将起到很大促进作用。
吴金兰:没有对比,就没有提高。教学节各位专家的精彩讲座对我的实际教学有很深的影响。特别是警示我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严谨、再严谨。不管采取什么样的教学风格,都不能掩盖科学、严谨的教风。
张智毅:从管理角度讲,活动顺利进行的过程中,初高中可以更协调、更紧凑。
李伟:在刚刚进行的中考指标分析会上,大家进一步明确了各自的任务、目标,也增强了完成任务的信心。
颜娟:十三中老师的精彩授课使我收益颇丰,不仅获得了专业知识,而且转变了授课思想。
张峥:学校给我们提供了这个交流和学习的机会,推进了青年教师的培养。如我校青年教师郝翠艳,虽然教学时间不长,却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刘金花:通过此次政治研讨课,要给老师和同学们一种全新的感觉:政治课不是大家想象中的抽象、死板、无味,它也是可以上成为美的教育,也可以启迪心灵,更需要一种理性的思维。
范宇:应该进一步增强市区教研员与我校的交流。此次初中数学示范课为概念课。在以后类似的活动中,可以使各种课型更丰富些。
张贺军:教学活动要进一步突出对教学理念、教学思想的提升。通过与教研员的交流,我们要领悟掌握“通法通则”,要摒弃传统的单一教研模式,即只是把教师培养成“解题大师”而忽略更高层次的要求。要使我们的学生不仅会解题,而且要领会数学思想。
薛袆:通过与外校教师的交流,我们的认识和收获是:一在备课方面我们的深度不够、层次不高,高度不够。要不仅重知识,更要重学生的学习方法;二是青年教师的培养亟待加强,虽然我们的学生总体情况不是很好,在教学相长方面有弱势。但我们有一批很有责任心的老教师,应该进一步关注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成长;三是在高三备考方面,我们将做适当的改革,采取多种措施,鼓励大家去外校听课;四是正确认识外聘教师,不能完全脱离学校实际情况,鼓励我校教师取长补短,不能妄加指责,一概否定。
薛春燕:教学节作为一个新鲜事物,能够在我校顺利举办,表明学校的快速发展已经达到社会的广泛认可,也得到了广大教师的衷心拥护和支持,同时表明学校干部队伍的素质不断提高。